theID = theDoc.AddImageUrl(theURL, True, 1680, False ) '第2个参数是否有分页,第3个参数是网页宽度,第 4个参数是是否启用缓存。
theID = theDoc.AddImageUrl(theURL, True, 1680, False ) '第2个参数是否有分页,第3个参数是网页宽度,第 4个参数是是否启用缓存。
全新服务器 IIS6下报错:
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ODBC Drivers '80004005'
网上的方法都不对,对的方法是下载access一个组件,文件名是:AccessDatabaseEngine.exe,可以去微软官网搜一下就有。
代码:
StrConn="Provider=Microsoft.ACE.OLEDB.12.0;Data Source=" & Server.MapPath(ExName) &" ; Extended Properties='Excel 8.0;HDR=YES';"
...架构演变第一步:物理分离webserver和数据库
最开始,由于某些想法,于是在互联网上搭建了一个网站,这个时候甚至有可能主机都是租借的,但由于这篇文章我们只关注架构的演变历程,因此就假设这个时候 已经是托管了一台主机,并且有一定的带宽了,这个时候由于网站具备了一定的特色,吸引了部分人访问,逐渐你发现系统的压力越来越高,响应速度越来越慢,而这个时候比较明显的是数据库和应用互相影响,应用出问题了,数据库也很容易出现问题,而数据库出问题的时候,应用也容易出问题,于是进入了第一步演变阶段:将应用和数据库从物理上分离,变成了两台机器,这个时候技术上没有什么新的要求,但你发现确实起到效果了,系统又恢复到以前的响应速度了,并且支撑住了更高的流量,并且不会因为数据库和应用形成互相的影响。
上篇里我讲到某些网站在高并发下会报出503错误,503错误的含义是指网站服务端暂时无法提供服务的含义,503还表达了网站服务端现在有问题但是以后可能会提供正常的服务,对http协议熟悉的人都知道,5开头的响应码表达了服务端出现了问题,在我们开发测试时候最为常见的是500错误,500代表的含义是服务端程序出现了错误导致网站无法正常提供服务,500通常是服务端异常和错误所致,如果生产系统里
前不久公司请来了位互联网界的技术大牛跟我们做了一次大型网站架构的培训,两天12个小时信息量非常大,知识的广度和难度也非常大,培训完后我很难完整理出全部听到的知识,今天我换了个思路是回味这次培训,这个思路就是通过本人目前的经验和技术水平来思考下大型网站技术演进的过程。 首先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网站才是大型网站,从网站的技术指标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人们很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认为网站的访问量是衡量
Transact-SQL中的存储过程,非常类似于Java语言中的方法,它可以重复调用。当存储过程执行一次后,可以将语句缓存中,这样下次执行的时候直接使用缓存中的语句。这样就可以提高存储过程的性能。
最新评论